一代神坑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新铅笔小说xqbxs.cc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圣武三年。
曾强盛无比的草原帝国,在马邑的落日余晖中,似乎走到了生命的尽头。
漠北独有的呼麦声,刺破了银装素裹的雪原,
苍凉的悲歌,随着牧人的传唱,飘荡在北疆大地。
一只只雄鹰,一匹匹快马将野狐关的惨败,带去了马邑定襄的各个角落。
连绵不绝的马队,出现在荒原,
迁徙的庞大牛羊群,一望无际。
马邑定襄之地,草原人大规模北逃开始了。
在公屋山城,
茹毛饮血的牛耳部族人,接到了首领的军令,
上千蓬头垢面的马奴,在一架架云梯上,浇下动物油脂,
不到片刻,马邑西北雪林,烈火熊熊,浓烟滚滚。
此情此景,公屋山城的赵人疯狂了。
突厥人这样走,摆明了就是赵国已胜,草原人北逃。
山峦之间,在赵人摇旗呐喊中,
牛耳部族人,牵牛赶羊,蜿蜒的队伍从长峰山到两丈沟,一眼望不到头。
一路上,山林雪地里。
牧童哭啼,马匹嘶鸣,凶悍的草原野人教训满是膻味的婆娘,赶紧丢弃不该要的。
公屋山前一片狼藉,万户贵族牛耳部,带着部众跟奴隶,乱糟糟的走了。
同样的事情,几乎在每一个战略据点发生。
在欧家堡、在薛家堡、在老鹰山、在沃野镇……等等等等,
分崩离析的大突厥国兵马,最后遥望了一眼马邑雪山,
各部族人,带着眷念跟遗憾,收拢残兵败将,夕阳余晖下,策马仓惶北归。
兵败如山倒,势去如潮崩。
北狄国南下总兵力在五十万出头,奴隶、仆从大约超过四十万。
可若是算上随行而来的部落老幼,那足足超过一百五十万人。
如此庞大的游牧部落败退,其迁徙场面,雄浑壮观世所罕见。
蜿蜒如蛇的草原队伍,东起怀朔,西至榆林,南至野狐关,
洋洋洒洒,渐渐汇聚成了兽潮一般的漠南逃难部族。
实际上,圣武二年,二月八日之后几天里,
绝对是赵国最弱的一段时间。
只要这几十万剩余的草原兵马群起而攻之,那么北疆赵国必死无疑。
可此刻,几十万草原人,不仅仅没有团结一致,反而出现了互相攻伐的现象。
不少部落失去了约束,趁机偷袭仇敌,一时间草原部落之间的战斗,反而比赵军追杀来的更激烈。
草原规则是残酷的,从杀死仇敌,继承妻女的传统便可见一斑。
勒尔浑河突厥部野狐关战败后,
草原政权出现真空,各部族已经失去了管控。
即使突厥小王,阿史那云烈能稳住形势,
可想要恢复铁力时期的军事力量,应该是不可能了。
首先云烈才华不足,铁力时代的猛将折损殆尽,除非他也能找到一个萧成章,否则勒尔浑河将不能再号令草原。
其次,整个漠北,能不能崛起,今后还得看赵王周云的脸色。
草原跟北疆是世仇,这次周云赢了野狐关,今后可就是强敌在侧了。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